Term archive

投稿タイプ:videos
Discover your own KYOTO | 竹之里・乙訓


投稿タイプ:itineraries
京都南部私房打卡景點二日遊
這條路線以奈良作為旅程的起點,奈良擁有許多知名且歷史悠久的寺廟及自然景觀。這次我們規劃了一連串京都府內適合拍照打卡的景點,在取景的當下也能在療癒的大自然中放鬆休憩。從JR奈良站出發,首先前往美麗的岩船寺,欣賞寺內著名的朱紅色三重塔,以及六月綻放的繡球花海。緊接著來到京阪奈紀念公園,漫步於景觀花園,參加各式各樣的活動。第一天的最後一站來到宇治,在這裡可以品嚐到美味的抹茶甜點,並遊覽知名的平等院。第二天,租台腳踏車前往西京都的竹林小徑漫遊,來段美好的品茶時光。最後在楊谷寺欣賞完可愛的繡球花後,別忘了嚐嚐當地的創意甜點ーー竹筍馬卡龍,為這兩天劃下完美句點!



投稿タイプ:column
歷史名勝滿載的竹之里!京都・乙訓地區絕對要去的10個景點


投稿タイプ:column
8種不為人知「京都再發現」的在地美食





投稿タイプ:column
體驗「另一個京都」的自然與文化,推薦住宿8選





投稿タイプ:itineraries
京都市近郊名勝之旅
從京都市内往外到距離略遠的近郊地區,能夠享受到與都會地區完全不同的樂趣,各種不同民情風俗培養出來的歷史、史跡、景觀、特產等等。無論是留有過往遺跡的街道、深受國内外觀光客喜愛的觀光名勝地區,或是讓自己置身於大自然懷抱能量的景點,巧妙的利用交通工具,為您提供兼顧效率的旅遊行程。
從關西國際機場搭乘特急HARUKA,出發前往京都
搭乘JR關西機場線特急HARUKA至京都車站/約1小時20分鐘




投稿タイプ:restaurants
茶亭楓庵
為京都府乙訓地區第一間的綠茶專賣店(於1995年開設),同時也是宇治茶咖啡廳認定店家。在此可品嚐到專賣店才有的宇治茶製抹茶、玉露、煎茶與特選烘焙茶、特選玄米茶等精心沖泡的嚴選好茶。此外,店內還有各式使用抹茶製作的飲料與甜點;或以茶葉入菜的料理,任君挑選品嚐。


投稿タイプ:restaurants
長岡京市 錦水亭
創業於明治14年(1881年)的料亭。保留八條宮所建造的池塘,分佈著大大小小的數寄屋造(融入茶室風格的建築)涼亭,讓人一邊欣賞四季變換的風景,一邊品嚐當地知名的竹筍料理。


投稿タイプ:stay
京都Guest Inn長岡京
京都Guest Inn長岡京內多處可看到長岡京的從古至今的象徵「竹子」元素,大樓中的四個房間也是以竹為主題。此外,京都Guest Inn長岡京也非常重視與當地的羈絆,您可以在此體驗日本古代文化。
旁邊是一間有近100年歷史的倉庫酒吧,可以在這裡享受京都獨特的氛圍感,享受時間緩慢流逝。將這裡作為關西的基地,能輕鬆前往大阪和神戶。


投稿タイプ:stay
Hotel Discover Kyoto Nagaokakyo
Hotel Discover Kyoto Nagaokakyo於2019年9月開業,是一間提供通過「體驗」和「交流」讓人與地區產生羈絆的創新旅行方式的概念旅館。旅館一樓的café & bar「まちバルSUBACO」內可以享受只有在長岡京才能品嚐到的當地蔬菜、雞蛋、鹹菜和清酒。
旅館位於阪急長岡天神站前,乘特急列車到京都市中心大約需要15分鐘,非常方便。


投稿タイプ:activities
光明寺和菓子製作體驗
光明寺以楓葉聞名,在寺境內也提供由專業和菓子師傅親自指導的季節性和菓子製作體驗活動。
位在長岡京市的和菓子老店「喜久春」有許多獨創的和菓子製品,其中「竹子最中」(最中是日本一種包餡的甜食)更是代表長岡京當地的知名土產。活動由喜久春的第二代繼承人西山基文負責擔任和菓子體驗的師傅,教授參加者與和菓子相關的傳統文化知識。
首先會由光明寺本山部的和尚帶領參加者參觀御影堂,藉由如落語家(日式曲藝的一種)般熟練而有韻律的說明,讓參加者了解御影堂的建築細節、寺廟歷史、與光明寺有淵源的人物、佛像祕聞等等,還能在近距離瞻仰阿彌陀如來坐像。在參訪完佛堂與枯山水庭園--信樂庭之後才進行製作和菓子體驗,自製的和菓子可以當場享用或者選擇外帶回家。


投稿タイプ:sightseeing
三得利山崎蒸餾所
山崎蒸餾所為三得利威士忌的發源地,坐落在天王山山腳下,擁有優質的水源和豐富的自然環境。館內有收藏了上千種,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年代釀造的威士忌圖書館,還可以試喝(須另外付費)。參觀須最遲於前一天預約,可以免費自由參觀(但不包括參觀製作過程),也可以參加導覽。導覽有分兩種,80分鐘的「山崎蒸餾所」導覽,以及100分鐘的「THE STORY OF YAMAZAKI~山崎誕生的故事」導覽。參加導覽可以知曉日本威士忌的創建史,並且了解威士忌的製作過程,從發泡、發酵、蒸餾、貯藏到調配等均有詳細解說,還可以品嚐市面上沒有販賣的山崎威士忌原酒。
